您当前的位置:

贡茶飘香——清末 茶业

发布时间:2019-05-15 10:03:12

清末民初宜兴茶业的艰难发展

 

清代后期,由于时局动荡,战乱并发,宜兴茶园损失巨大,到清宣统初,宜兴仅存茶地四顷九十六亩(参见《光宣宜荆续志》卷三),清末,革故维新的思想鼓舞了不少有识之士,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从事着实业救国的宏志。

 

光绪三十四年(1908年),宜兴名流李逢庆、徐翰淦等创办了阳羡垦牧树艺公司,时招股设立资本五万圆,契买民山八千余亩,山田一百余亩,湖氵父沙滩房屋基地十八亩建造总厂,遣客民栽植松竹茶桑等树,兼及播谷莳芋、畜彘牧羊各事。总局附设宜荆商会,分所设湖氵父镇。是时创办实业,备极艰辛,董其事者,为经理李逢庆为最(参见《光宣宜荆续志》卷六·公司)。据原宜兴县政协副主席、茶叶专家张志澄说该公司创办于光绪三十二年(参见张志澄著《阳羡茶录》),似无确实依据。而近年宜兴县志载宣统元年(1909年)宜兴善卷沈云山等地方绅士16人发起组织了阳羡垦牧树艺公司,地点在现在的宜兴林场附近,呈报当时的农工商部批准备案,于民国26年解散 参见1990年《宜兴县志》)。这一记载不知源出于何。

 

阳羡垦牧树艺公司是我国最早的民营茶业之一,可惜时局多变,未能巩固发展。民国初,宜兴南部山区仍有一定数量的茶叶生产,常年产量约在150吨左右(参见张志澄著《阳羡茶录》12页),还不到光绪年间的十分之一。当时茶叶产量尽管较低,但所生产的雨前雀舌茶质量上乘,在民国四年,茗岭、湖氵父、张渚茶农戴长卿、洪顺元、戴骐所制雨前雀舌茶曾获巴拿马赛会金质奖( 参见1990年《宜兴县志》)。

 

到抗日战争前,当时的宜兴农业学校[在现在的江苏省芙蓉茶场附近]创办了实习农场,其中种植了百余亩茶园,这是现在芙蓉茶场的前身。当时,宜兴茶叶总产量约为370多吨,产地除传统茶区外,已有所扩展。茶叶品种以绿茶为主,同时生产少量的没有品牌的红茶(参见张志澄著《阳羡茶录》)。到抗日战争后,宜兴茶地锐减,常年产量约在150吨左右( 参见1990年《宜兴县志》)。其中主要原因是山区茶农为维持生计,毁茶园而种植山芋等作物。

 

民国间,茶叶的经销主要是有专门的茶行完成。抗战前,宜兴湖氵父、张渚、宜城、和桥等镇分别设有较大规模的茶行,其中宜兴城南的宏圣昌为最大,抗战后仅存宜城两家茶行和三家规模很小的茶叶店。茶叶一般都是季节性交易,再加上这些茶行自身资本很小,故他们常为外地客商代为收购,再利用一些惯用伎俩,在盘剥本地茶农的同时期,赚取外地客商的差价,所以茶叶行的效益还是比较大的(参见张志澄著《阳羡茶录》)。经过战乱和动荡,宜兴茶叶生产和销售的这种相对萧条局面一直延续到解放初期。

red

Copyright yxdaszg.cn ,All Ringhts Reserved ICP 证号:苏ICP备20007161号-1

宜兴市档案史志馆版权所有 电话:0510-87986563

宜兴党史陈列馆预约电话:0510-87982042

宜兴方史馆预约电话:0510-8798622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