宜兴茶的起源传说
南山白蛇衔种
在宜兴历代的志书上,都沿袭记载了这一传说:相传在铜官山麓南岳寺旁有一泉眼,叫卓锡泉或珍珠泉,泉水清冽异常,大旱不竭,唐时寺内有一个叫稠锡的禅师常用这种泉水烹煮桐庐茶。不久有白蛇口含茶籽于寺旁,从此滋生蔓延成茶园,制成的茶叶称蛇茶或南山茶,品质特佳,享有盛誉,从此蛇种茶也成了名茶(参见清雍正三年《重刊宜兴县志》卷一)。后又荐贡给尚方,故“时人争致,官府征需,无艺寺僧苦之” (参见明《宜兴县志》卷一·泉)。
有关“白蛇衔种”的传说,后人也有较多的题咏,说明这一传说在当地甚至当时文人圈子里还是颇具知名度的,如宋代诗人郭三益《南岳寺题壁》云:“古木阴森梵帝家,寒泉一勺试新茶。官符星火催春焙,却使山僧怨白蛇”(见万历《宜兴县志》卷一·山川);宋代周必大《胜果寺咏阳羡茶泉》云:“听经日到斑斑虎,献茗时来白白蛇”;明代马治《阳羡茶》云:“蛇衔颇怪事,凤团虚得名” (见万历《宜兴县志》卷一·寺庙)。据后人推断,这实质是讲的野生茶树,树龄愈老,其味愈厚,自然会受到方方面面的喜爱(参见张志澄著《阳羡茶录》)。生活在中唐时代的陆羽实际上也是非常推崇野生茶的,他的《茶经》卷上“之源”中就有“野者上,园者次”一说,时至今日,地道的宜兴“野山茶”还是爱茶人趋奉的稀罕之物。
茗岭汉王艺茶
在宜兴南部山区流传着汉王在茗岭一带“课童艺茶”的传说,说的是西汉末年,汉王刘秀参加绿林军,战败逃命,流落宜兴山区,在茗岭 “课童艺茶”,从此宜兴才有茗岭茶(参见西安地图版《无锡地名》293页)。明代周高起的《洞山岕茶系》也记载过“汉王茗岭种茶”的传说(参见张志澄著《阳羡茶录》4页),当然这种传说至今没有找到更多史实依据,很难认定这一传说究竟源于何因。
明代宜兴志书对茗岭一地的由来没作任何解释,清代志书载:“茗岭山一曰闽岭,在县西南八十余里,山脊与长兴分界 [原注:宿茶神,俗误刘秀庙] 。旧多茶,较离墨优胜……”(参见雍正《宜兴县志》卷一·第5页)。说明刘秀流落宜兴一说早有所传,但清代官方就认为是民间误传,而认为是“茶神”曾宿茗岭。明清志书也都记载了宜兴山区祭山、赛茶神的习俗。一曰:茶户以谷雨日县官祭赛南岳后,入山采茶,俗谓开园(参见万历《宜兴县志》卷一·民事)。另一曰:茶户以谷雨日赛茶神,入山采茶,俗称开园(参见雍正《宜兴县志》卷一),由此可见,赛茶神这一山区习俗是由祭山这一官方行为演化而来,而所祭祀的位茶神是究竟谁,志书上没有明确记载。根据对许多茶史研究资料和宜兴志书的比照,笔者认为这位“茶神”应该是陆羽(关于陆羽在宜兴的足迹参见本文第二节),因为在茶史上能称为“茶神”的只有陆羽。
也有志书载称茗岭一带所祭祀的是叫“柳宿(与刘秀同音)”的茶神,“茗岭,产佳茗。俗称闽岭,乡音误也。岭有庙祀柳宿,柳主草木,为茶神也,俗误刘秀,赤帝之孙,祀主鹑火。茶神之赛几与刘伶酒帝同著于刘之天矣。又有泉出于庙后,澄停石上,可就饮而不可汲取,泉旁产茶,名庙后茶”(光绪八年《宜兴荆溪县新志》卷一)。这段文字看似严谨,实则有牵强附会的嫌疑。所谓柳宿,是二十八宿之一,传统意义上一般用来指示方位或者古代用以描述地理分野,用于指神,令人费解。特别是将其与“竹林七贤”之一的刘伶相提并论,逻辑上更难以理解,刘伶是西晋建威参军,与刘汉天下相距约有百年,再者,晋代“赛茶神”之说未见诸任何记载,即便到宜兴茶入贡的唐代,地方志书上也没有这方面的记载,所谓“茶神之赛几与刘伶酒帝同著于刘之天”,这话明显与史实不符,由此可以推断,祀柳宿为茶神当是时人杜撰。
当然也有后人认为“卢仝曾隐居洞山,种茶于阴岭,因此宜兴西南的一座山才得名茗岭,岭南即为长兴之罗岕”(参见顾景舟著《宜兴紫砂珍赏》28页徐秀棠《阳羡茶事》一文)。卢仝是河南范阳(今济源一带)人,是唐代除陆羽之外的第二位喜茶之人,因此,卢仝也写下了许多关于阳羡茶的诗篇,如《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》中云:“闻道新年入山里,蛰虫惊动春风起。天子未尝阳羡茶,百草不敢先开花。”《怀金鹅山人沈师鲁》中云:“君家山头松树风,适来入我竹林里。一片新茶破鼻香,请君速来助我喜”(参见雍正《宜兴县志》卷九)。但这仅仅只能说明卢仝和宜兴茶、宜兴人有过关系,无法说明卢仝就到过宜兴或者寓居、隐居宜兴。大家知道,阳羡茶在唐代名重一时,卢仝喜欢宜兴茶也是合情合理的。宜兴历代志书和有关记载卢仝史迹的资料都没有讲到卢仝隐居宜兴。当然,卢仝确实隐居过,但正史云“隐少室山”,“后因宿王涯第,罹甘露之祸”(参见《全唐诗》卷388,诗人小传)。
枭山潘氏兄弟识茶
历代宜兴县志在记载“坛庙”的章节中,都说到枭山庙、潘山庵、青口庙、潘神庙等,而这些庙庵的来历都与潘氏兄弟最早识茶的传说有关。《重刊宜兴县旧志》云:“旧传潘氏三兄弟游北山(一说湖父颐山),指一草云:此可为茶。烹(一说采)之信然。人以为神,为立庙。”说是潘氏兄弟在宜兴湖父(唐代宜兴贡茶的主要产地)山中游玩过程中发现了宜兴茶,并为当地百姓认可,广为采摘、饮用,最后潘氏兄弟三人被当地人奉为土神( 参见万历《宜兴县志》卷一;雍正《宜兴县志》卷二;光绪《宜兴县志》卷二)。最早记载是说这庙始建于“元嘉靖年间”(嘉靖年在明代),说明在宜兴茶叶非常知名的唐代还没有这一传说,在诸多有关宜兴茶的唐代乃至宋代诗文中也从未看到过类似记录。也许这是当地百姓在宜兴茶日益衰微的过程中,对往日贡茶盛况的一种特殊的记忆方式罢了。
当然,事情也许确实存在另外的可能性:宜兴地处吴越之交,历代多遭兵燹,因此宜兴茶业也随之兴衰不定。如在道光年间宜兴有茶园2929亩,经过太平天国,到光绪年间只有496亩。太平天国以后大量温州、台州人移居宜兴,而且大都居住在南部山区( 参见光绪《宜兴县志》卷三,1990年《宜兴县志》第185页),据说是一位叫杨虎的人带领温州人,首先恢复宜兴的茶叶生产,他去世后,人们也曾立庙纪念,因神像为红面,故称其庙为红庙(今宜兴丁蜀镇西)(参见张志澄著《阳羡茶录》11页)。
红庙所在地和传说中的潘神庙所在地相距约3-4公里,两者是否存在某种内在联系,我们不得而知。当然,从有关红庙的记载中我们可以得到启示,立庙祭祀某人,不仅仅是因为这个人成仙得道,也可以是这个人为后人作出过贡献,也许潘氏兄弟确实为宜兴茶业的发展作出过特殊贡献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