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当前的位置:
- 政务公开
- 政府信息公开目录
- 规划计划
- 工作总结
宜兴市档案局2012年工作总结
发布时间:2022-02-18 08:05:39
2012年,市档案局认真贯彻上级决策部署,紧紧围绕全市中心工作,牢记“为党管档,为国守史”的神圣职责,凝心聚力,开拓创新,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业绩,全市档案工作呈现崭新面貌,为宜兴现代化建设事业作出了积极贡献。
一、档案工作环境得到优化
2012年,在上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,局馆的硬件配备得到改善,依法行政更加规范,档案宣传成效明显,为档案工作的开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。
1、上级领导关心。2012年,市档案局根据工作需要,积极向市领导汇报工作,得到了市领导的大力支持。市委原副书记董平在分管档案工作期间,经常了解档案资源建设、业务指导及队伍建设情况,并从硬件方面给予重视与支持。2012年上半年,副市长朱含辉专程到市档案局调研工作,认真听取汇报,深入库房,参观展览,察看查档大厅,对加强档案宣传,加强业务指导,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要求。2012年下半年,市政协副主席莫克明、钱胜华带领政协文史委部分政协委员视察档案工作。在充分肯定了档案工作的成绩后,对档案工作提出了很好的指导性意见,表示一定会更加关注关心档案事业,利用政协渠道和优势鼓与呼,推动档案事业全面、协调、可持续发展。上级档案部门领导也十分关心宜兴的档案事业,省档案局贲书记、无锡市档案局盛局长等多次来宜兴,关心宜兴档案工作,对省档案资源建设现场会宜兴筹备情况提出指导意见。
2、硬件得到改善。在市领导的关心支持下,市档案馆新馆正在规划之中,有望2013年启动。局馆安装了消防灭火系统,馆内档案的消防安全得到保障。安装了查档叫号系统,查档窗口再也不需要人工维持秩序。更新了查档窗口的电脑,提高了查档速度。安装了高清监控系统,查档中改写及损张失本的现象能够得到有效处置。安装了档案密集架,满足档案存放的需要等等。档案工作必需的要求,都相应得到了满足。
3、开展依法行政。按法制办的要求,完成了档案规范性文件清理,做好规范性文件数据库的调整更新。对《无锡市档案管理条例实施办法》提出了修改意见。根据市行政审批事项下放工作承接推进会的精神和工作部署,开展档案行政权力统一规范工作,梳理了市档案局的行政权力事项、行政许可项目。根据《档案行政许可程序规定》和相关法律法规,编制了《行政审批事项办理指南》,依法公开了办事依据、条件、要求、程序和结果,报送了宜兴市行政服务中心。组织全市档案人员参加了国家档案局举办的“飞狐灵通杯”档案法制知识有奖竞赛活动,发放竞赛试题1000份。通过一系列举措,有效地规范了档案行政行为,营造了良好的档案工作法治氛围。
4、扩大档案宣传。2012年局馆调整了信息工作体制,建立了信息员队伍,实行了新的激励办法,激发了信息工作活力。据统计,各种媒体录用局馆文章信息达到62篇次,比去年增加近一倍,位居无锡地区第二名。在我局的配合下,《中国档案报》记者杨太阳采写的《在档案天地里书写千载陶都记忆》,刊登在头版头条,大大提升了宜兴档案工作的社会影响力。
二、资源建设品牌更加凸显
资源建设是档案工作的基础条件。2012年,市档案局围绕覆盖人民群众,体现地方特色的方略,大力开展档案资源建设。
1、做好名人档案及招投标档案的进馆入库工作。全年共接收整理459位名人718盒3689件名人档案,全部入库上架。接收整理2006—2010年固定资产交易档案、工程建设招投标档案、政府采购档案共5142卷,并与市招投标中心办好进馆手续。
2、做好省陶研所档案资料的进馆工作。省陶研所是江苏省陶瓷科研的骨干企业,为宜兴陶瓷产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。8月2日,省陶研所董事长邱永斌专程来我局捐赠了近10年自编的《江苏陶瓷》杂志等114册。不久又将1990年以前的3000册陶瓷科技资料捐赠市档案馆。陶研所档案入驻市馆,将为馆藏特色档案增添浓重的一笔。
3、大力开展档案征集工作。全年共征集到家谱21部138册、光盘2张,到现在为止,市档案馆共保存家谱91个姓氏356部共约3338册。宜兴市姓氏家谱祠堂文化研究会挂靠在市档案局,从此家谱征集、开发又有了一个新的渠道。除了家谱以外,还征集到14位宜兴籍名人的图书、传记72册、光盘3张。征集到图书资料243册。为了方便群众利用,对征集到的电子家谱进行纸质化处理,全年共打印电子家谱21万多页,装订1222册,并整理入库。
由于宜兴的资源建设成效显著,省档案局拟定于2013年上半年在宜兴召开资源建设现场会,目前会议上用的宜兴交流材料、宣传片、宜兴馆藏资源情况一览等均已基本完成。
三、档案基础工作得到巩固
基础业务工作是档案管理的重要环节。2012年,市档案局拓宽建档范围,夯实基础工作,提升业务水平,为档案的安全管理与有效开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。
1、抓好年度归档指导。档案培训班结束后,业务指导人员逐个上门指导,严把材料收集关、档案分类关,目录输入关,督促归档进度,狠抓归档质量,全面完成了归档任务。从11月下旬的检查情况来看,98个副科级以上机关事业单全部通过了年度检查,材料收集更齐,归档质量更高,开发利用更好。
2、抓好星级创建工作。根据基层单位的要求,我们积极服务,热情指导,全年共有115个单位通过档案工作星级认定。其中五星级4个,三星级32个,二星级复查10个。又一批单位实现升级创星,推动了基层档案的综合管理,促进了档案服务的提档升级。
3、抓好行政村(社区)档案规范化建设。按照宜办发[2010]32号《关于加强行政村(社区)档案管理工作的意见》,计划三年时间全面完成全市217个行政村和93个社区的建档工作。今年是执行计划的最后一年,我们严格标准,抓好指导,顺利完成了最后的10个经济薄弱村和48个社区的建档工作,通过了一星级认定,实现了行政村(社区)建档“满堂红”。
4、抓好企业和条线档案工作。根据基层需要,全年从三个方面拓展了档案服务领域:一是做好重点骨干企业的档案服务,先后到亨鑫科技、金丰玉米、化机厂、陶研所等重点骨干企业进行档案规范化指导。二是配合教育局做好社会教育培训机构的建档工作,芳桥成校等19个单位通过了建档验收。三是配合财政局开展镇财政所档案规范化工作,制定了财政所档案工作建设标准等,对档案人员进行了业务培训。
5、做好馆藏档案的划控工作。我们对馆藏243个全宗已满30年档案进行了全面调查,确定了需要划控的1980-1983年共计13076卷划控任务。这项工作由于国家档案局没有新的更切合实际的划控标准,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边操作、边探讨,边统一,对涉及个人隐私权的档案从严掌握,确保了划控质量,圆满完成了划控任务。5月22日,市委办、市政府办发文同意我馆第五次向社会开放档案,共向社会开放档案8215卷,市民凭个人身份证就可查阅开放档案。
6、做好馆内常规基础工作。一是上报《唐门岳氏宗谱》和《南岳寺地产档案》参加全省第四次珍贵档案文献评选。经南京博物院、省地方志与档案专家的鉴定、考证、甄别和评审,《南岳寺地产档案》被评为江苏省珍贵档案文献,成为国家珍贵文化遗产,成为我馆继徐达章《荆溪十景图》后的又一项江苏省珍贵档案文献。二是做好村干部任免专题目录数据库的信息录入工作。全市共录入村干部任免信息14204条,为全市离任村干部落实政策提供了方便条件。三是编印了《2011年档案利用典型事例汇编》,完成馆藏清点检查及其它日常管理工作。
四、数字档案建设实现跨越
档案信息化是提升档案服务能力的重要手段。2012年,我们抓好平台建设,强化数据安全,加快档案扫描,推进网站改版,档案现代化水平跃上了新台阶。
1、建设电子档案安全体系。今年采购了服务器、防火墙、身份证识别仪、笔记本电脑、不间断电源等。目前,我局已建成6台IBM服务器、两组磁盘阵列、可用磁盘容量为25T、磁带库容量为10T的档案存储中心,能够满足电子档案安全保存的需要。另外,为有效应对突发事件和自然灾害,市档案馆与省档案馆捆绑在湖南省档案馆建立异地备份基地,与浙江省余姚市档案馆建立档案数据互为异地备份基地,确保档案信息安全。
2、建成数字化档案馆。馆藏综合管理系统采用OAIS国际模型、OCR全文识别、身份证识别技术、TRS检索引擎千万原文反应小于3秒,准确率达到99%。全部完成老系统各类目录、全文数据的迁移工作,并对近95%全文数据进行OCR识别。9月18日,宜兴市数字档案馆系统项目顺利通过专家组验收。
3、数字化中心管理。加强数字化中心效能与质量考核,重新修订了《数字化中心聘用人员管理暂行办法》,数字化扫描取得较好成绩。全年共扫描档案141.84万页。其中馆内档案数字化3525卷、15506件共55.55万页,对征集进馆的台湾宜兴同乡会出版的《宜兴乡讯》数字化工作任务。馆外目录输入73.53万条、数字化86.28万页,并相应做好数字化挂接工作。
4、完成网站改版。改版后的宜兴档案信息网版面新颖,内容丰富,信息量大。不仅及时为社会公众提供有关政府信息公开文件、馆内开放档案目录及数字化全文查询服务,使百姓足不出户,通过网络就可查阅利用;而且在原来大量的宜兴人文历史信息基础上增加了如宜兴人物、宜兴风情、阳羡贡茶、紫砂文化、梁祝文化及老照片欣赏等内容。网站的信息查询、教育服务、互动交流功能进一步得到展现。
5、逐步推进基层单位数字档案室试点工作。为了实现馆室互联,资源共享的目标,2012年逐步推进了基层单位数字档案室试点工作。在做好全市数字档案室系统培训的基础上,确定市住房公积金中心、市商务局、芳桥镇、环科园作为基层数字档案室试点,达到了预期的效果。
五、档案服务影响与日俱增
年初以来,我们高扬文化之魂,高举服务之旗,做到主动开发与被动服务相结合,不断提升档案馆的服务能力,不断扩大档案馆的社会影响。
1、做好窗口查档接待。全年接待查档17291人次,调阅档案27643卷次,为16585人解决了生活补贴、参加社保、离退休、房产过户、离婚再婚、财产纠纷等切身利益问题,接待人次远超周边地区。今年的查档热点是离任村干部为享受生活补贴来馆查档,仅此一项就达到3536人次。为此,我们积极应对,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,耐心、细致、不厌其烦地帮助查档取证,尽量让老同志满意而归,受到了离任村干部的一致好评。
2、《宜兴民国往事》和《紫砂原创作品赏析》举行首发式。《宜兴民国往事》是研究宜兴民国历史、介绍近现代宜兴历史名人的通俗读物,填补了宜兴民国史研究的空白。《紫砂原创作品赏析》主要是从档案的角度整理了近年来的宜兴紫砂创新、创作概况,有助于紫砂工艺的传承与创新。8月25日,举行了两本书的首发式,时任市委副书记董平等领导、多位工艺美术大师和宜兴历史文化研究人士参加了活动,标志着市档案局的两项文化建设成果正式面世,并得到了领导与专家们的高度评价。
3、完成《宜兴紫砂名人》编辑工作。该书以馆藏名人档案为基础,结合上门征集,共收集了100多位紫砂陶艺界高级职称以上的名人资料,展示紫砂陶艺名人的工作历程、主要成就、代表作品等,目前编辑工作已经完成,已进入版面设计和样本印刷阶段。
4、为上级档案部门编书办展提供资料。做好了江苏省档案精品集无锡卷宜兴档案精品的编辑上报工作,共完成宜兴档案精品十件,约5000多字,100多张图片。以及为无锡档案局办展览提供宜兴档案局的《家谱提要》、《珍档图集》两本书的简介等材料。
5、首批命名为无锡市行知大学堂——中小学生社会实践基地。为了促进全方位、多角度、多层次地综合开发和利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,我们及时申报了无锡市行知大学堂项目,得到了无锡市文明办、无锡市教育局的首批命名。这一项目的开展,将为中小学生在档案馆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提供了条件,促进了档案馆社会教育功能的发挥。
除此以外,市档案局领导还积极参与全市文化建设活动,为全市重要的文化场所陈列展览、为地方的旅游规划、为社会编书修谱等提供了指导意见,在两岸素食文化交流等活动中发表了演讲,扩大了档案局馆的社会影响。
六、档案队伍素质得到提高
年初以来,我们不断创新思维,搞好政治学习、组织建设与业务培训,档案队伍建设不断得到加强。
1、开展各种活动,努力提高政治素质。今年局馆调整了党支部、工会、共青团主要负责人。党支部开展了创建文明机关活动、“三解三促”活动、学习征文活动、三八节走进结对村活动,组织了赴嘉兴“再看一大会址 重温入党誓词”和“征资料到西安、受教育到延安”的党员教育主题等活动。工会开展了合理化建议活动、书法比赛。共青团组织了清明扫墓、联谊活动等。丰富多彩的活动,增强了党群组织的凝聚力,局馆员工的思想觉悟有较大提高。一位党员积极参加社区活动,扶老帮困,被宜城街道党工委评为“关爱助老之星”。
2、通过参观学习,努力提高业务素质。档案工作只有起点,没有终点。档案人员只有不断学习,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。今年局馆参加了公务员职业道德培训、爱国主义教育培训、行政执法培训、公务员管理信息系统软件培训、十八大辅导等教育培训,先后赴浙江余姚、鄞州和江阴档案局交流学习,扩大了员工的视野,提高了员工的业务素质。
3、通过组织培训,提高基层业务技能。全年组织了三期档案培训班,其中有机关、企业和学校档案培训各一期,共有344人参加了培训。我们在课程安排、组织参观等方面进行了改革,注重讲课内容的实用性、具体工作的可操作性,取得了较好的效果。
总结一年来的工作,有以下三点体会:
1、必须始终坚持服务大局这一观念。从档案工作实践来看,陶瓷档案资料进馆顺应了文化遗产保护,编辑《宜兴民国往事》满足了文化建设的需要,为离任村干部提供查档服务配合了市委市政府的惠民政策。等等。事实证明,档案工作只有围绕中心,服务大局,才能得到上级领导、社会各界、人民群众的支持,妥善解决实际问题,促进档案工作开展;才能减少阻力、增加助力、凝聚合力,真正实现档案价值,发展壮大档案事业。
2、必须牢牢抓住规范管理这一基础。管理出效率,管理出生产力。2012年局馆从实际出发,广泛征求意见,出台了会议制度、文件传阅制度,修订了宣传报道奖励办法、数字化中心考核制度和请销假制度等,通过外拓内挖、狠抓落实,盘活了管理资源,激发了工作活力,促进了整体工作快速推进。
3、必须紧紧把握队伍素质这一根本。2012年,我们积极参加上级条线的会议培训,积极组织外出参观学习,改革基层档案培训,调整稿件奖励办法等等。一系列举措,让大家了解业内的动态与走势,认识我们的优势与不足,鼓励创新学习,激励创新工作,促进了档案工作的健康发展。
回顾全年的工作,成绩显著,亮点纷呈。但从更高的标准来看,还有一些不足之处。一是创新学习、创新思维、创新工作还不够,影响到宜兴档案事业的跨越发展。二是少数同志的积极性、主动性、创造性发挥得不够,工作热情、协作精神、主人翁态度有待进一步提高。以上不足,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研究,逐项解决。
2013年档案工作要点
2013年,我市档案工作将以“确保档案安全、加强业务创新、狠抓基础建设,激发队伍活力”为总体要求,以全面推进现代公共档案馆建设为总体目标,开创全市档案事业发展新局面。主要在以下“六个化”上下功夫、做文章:
(一)基础设施现代化
要按照国家档案馆建设规范,深入开展考察调研,拿出具有专业建馆要求的有关资料,提供给市委政府决策和操作使用。加大工作力度,争取新馆早日开工建设。
(二)管理利用现代化
1、加强数字化中心的管理,提高工作效能,加快档案数字化进程。
2、完善数字档案馆综合应用平台系统功能建设,推进基层单位数字化档案室建设,形成以数字档案馆为中心,基层数字档案室为基础的网络体系。
3、增添信息安全软硬件设备,制订信息安全管理制度,逐步完善数字档案馆信息安全防护体系。
4、开展网上检查、网上指导和远程查档的探索与研究,充分利用网络资源,更好地服务基层档案建设与群众服务。
(三)资源建设多元化
1、积极筹备与迎接省档案资源建设会议在宜兴召开,并以此为契机,推动重点工程项目、重大活动档案工作,争取有所突破。
2、创新进馆思路,大力开展陶瓷特色档案、专业档案接收工作。
3、与民间收藏界、书画界紧密协作,以编促征,开展丰富多彩的征集活动。
(四)基础业务规范化
1、在省档案局指导下开展国家档案局九号令的贯彻实施,完善各种门类档案管理,深化年度归档工作。
2、在单位自愿的基础上,继续开展档案创星级活动,充分发挥星级档案室的示范效应,带动机关事业单位档案工作再上新水平。
3、以贯彻国家档案局十号令为契机,举办企业档案培训班,努力提高企业档案人员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养。各镇确定一个档案工作示范企业,推动企业档案发展。
4、按分级管理原则,抓好财政所、社保所、地税分局等条线的档案指导,搞好陶瓷名人家庭档案示范,进一步拓展建档覆盖面。
5、做好馆藏音视频档案的抢救及珍贵档案的仿真复制,确保档案安全保管和方便利用。
6、做好已进馆陶瓷档案、招投标档案和公证档案的整理工作,及时向社会提供利用。
(五)开发利用深层化
1、开展利用研究,加强窗口服务,努力提升查全率、查准率,不断提高查档服务水平。
2、编辑出版《宜兴紫砂名人》和《馆藏家谱提要》(续集)。
3、举办新农村建设巡回展,利用行知大学堂,开展爱国主义教育。
(六)机关队伍专业化
1、加强政治理论学习,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,深刻认识“为党管档,为国守史”的内涵,增强责任感、光荣感、使命感。
2、以创先争优为动力,确立新标杆,全面提升档案干部的业务能力。
3、健全管理制度,严格管理规范,进一步提高工作效能。
2013年1月12日
Copyright yxdaszg.cn ,All Ringhts Reserved ICP 证号:苏ICP备20007161号-1
宜兴市档案史志馆版权所有 电话:0510-87986563
宜兴党史陈列馆预约电话:0510-87982042
宜兴方史馆预约电话:0510-87986225